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今年以来,中国者协早教、消费健身等预付式消费领域出现的警害消合法“职业闭店人”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9月9日,惕职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职业闭店人”的业闭惯用套路,呼吁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店行
中消协指出,为侵“职业闭店人”是权益指专门为经营不善尤其是采取预付费经营模式的经营者策划闭店方案、实施闭店行为,中国者协并处理经营者遗留维权纠纷的消费群体。“职业闭店人”的警害消合法一般操作是,在明知经营不善即将关门的惕职情况下,联合经营者开展低价促销充值,业闭吸收更多预付资金并挪用转移;再将原来的店行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他没有实际偿债能力的人,使原法定代表人“套现走人”,为侵脱离原法律关系;最后,一夜之间关门歇业,原经营者失联不见,由职业闭店人接手消费投诉、各类诉讼等事项。职业闭店行为多发生在预付式消费领域,目的是帮助经营者套走预付消费资金,逃避法律责任,降低向消费者承担责任的成本和风险。
为防范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预付式消费需谨慎决定、量力而行。消费前,建议消费者面对促销尤其是预付式消费促销保持理性,先评估真实消费意愿和实际消费能力,再结合商家信誉、商品服务质量等信息货比三家,谨慎决定,不要因贪图优惠而冲动消费。
在进行预付式消费时,务必签署书面合同。消费中,建议消费者要求经营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提供书面合同,仔细审阅商品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合同核心条款,尽量避免一次性大额充值,妥善留存发票、收据、与经营者沟通记录等凭证。
如果遇到闭店操作,要先留证再投诉。消费后,如果发现商家停业、关门、跑路、失联并且具有职业闭店行为特征,建议消费者收集相关证据,向消费者组织或者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如果遭遇商家闭店前恶意促销圈钱涉嫌诈骗,建议消费者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温馨宁
(责任编辑:焦点)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陈佩珊 通讯员 陈清荣)离预产期越来越近,孕妇小瑜满心期待。但在孕期33周多时,她却意外被告知胎死腹中。一场关于胎动的争论在小瑜与院方之间展开。胎死腹中孕妇质疑医院今年8月31日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经济日报北京1月30日讯记者熊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1805亿元,比上年增长0.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6日发布公告,明确延续实施有关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公告明确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本报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伴随着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等20个集群在工信部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我国重 ...[详细]
-
政银合作项目贷款有效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本报讯记者王树帆)疫情发生以来,泉州市多渠道引金融活水,为企业“解渴”。记者从市金融监管局获悉,今年截至4月末,全市银行业共发放&ldquo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本报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陆娅楠)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1至10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2%,增速较1至9月加快2.6个百分点 ...[详细]
-
ze: 14px; line-height: 28px;">经济日报北京1月28日讯记者吉蕾蕾)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1月21日至2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情况总体安全平稳,揽收快 ...[详细]
-
2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消息,表示本所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平稳落地,下一步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 ...[详细]
-
京东11.11推出建材品类送、拆、装、清、运“一价全包” 省心焕新杜绝二次费用
主张“给生活多点实在”的2022年京东11.11,以实实在在的“省心装”服务,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了省心焕新家的便捷与轻松。无论是住电梯房还是楼梯房,消费者在免费送装、送装拆旧等服务支持下,都能轻松搞定 ...[详细]
-
2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消息,表示本所量化交易报告制度已平稳落地,下一步将建立健全量化交易监管安排。2023年9月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股票程序化交易报告工作有关事项的 ...[详细]